当前位置: 首页> 问答> 旅游投资的长远战略与短期变现
  • 旅游投资的长远战略与短期变现
  • 2022-05-16 21:48:34
  • 几天前,西安旅游有限公司发布了2018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年净利润亏损7213万元,延续了去年全年的亏损。

    西安旅游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一家大型旅游企业,已经开发和运营了大量的旅游项目,其净利润亏损的僵局不禁让人们思考如何选择投资文化旅游项目的方式。文化和旅游业的投资和融资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一困境?这一系列的问题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为此,记者采访了思凯莱文化旅游创新集团董事长李滔。

    文化旅游项目并不等于巨额投资。

    李滔说,近年来,国家积极出台了文化旅游发展政策,对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需求的推动下,国家旅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文化旅游项目不一定是以手工包装、巨额投资和创意为基础的,而是以城市自身的生存基础、自然基础和城市文化培育的有机体为基础的,即文化旅游的集聚和发展。

    文化旅游集聚的发展不是要与主题公园的数量或游客数量相竞争,而是要依靠与城市基调相适应的多种产业,符合未来城市文化发展的一系列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资源、资金、经营、服务等方面的整合,促进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城市的发展。李滔解释说,发展文化旅游集聚可以大大降低文化旅游投资对房地产的比重,通过文化、娱乐、商业、创意等特色产业的投资和集聚,吸引轻资产的参与,使投资和经营都能受益,减少对房地产的依赖。

    李滔说,发展文化旅游集聚需要政府的城市投资平台和土地开发平台。在带动文化旅游流动后,地方规划的项目与其他保健产业、创意产业、生态产业、核心科技等结合起来,通过文化要素的集聚,带动了其他新兴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增强了城市的活力和特色。

    李滔提出,在文化旅游一体化进程中,要重塑文化投资的核心价值观,更加重视多元化的公共艺术文化活动,进一步把旅游与科技、金融、农业、卫生、教育、商业等产业结合起来,努力营造文化旅游的新生态。新时期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价值观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型文化旅游产业集团,扶持一批渴望文化旅游深度整合的新型投资企业。

    不再需要单一的属性驱动器。

    记者注意到,前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5年国家旅游投资报告”显示,旅游投资热点已从传统制造业向房地产向现代旅游转变。事实上,从近年来大量具有旅游特色的小城镇的发展轨迹来看,房地产开发模式仍然难以摆脱。如何解决这种情况?传统文化和旅游房地产项目转型的道路是什么?

    李滔认为,一个单一的房地产驱动程序将不再是一个可持续的模式。近两年来,房地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房地产大战略对文化和旅游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激进的企业开始停止和调整,这一政策的调整是要把人民对经济、文化、消费、生活等方面的综合需要结合起来。李滔说,从过去行业的起起落落来看,大多数企业都有很强的实力、投资和人才,但对旅游业缺乏敬畏,只能将房地产业的战略复制到文化旅游行业,必然会带来很多问题。

    李涛表示,去房地产不是 100% 放弃房地产,而是要把房地产产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是以房地产为主要投资回收,而是要利用产业带动产业,实现权力多元化。 许多欧洲度假目的地都有成功的先例,数百家欧洲度假地产拥有 90% 的年入住率和非常有利可图的盈利能力,应该挖掘需求导向的商业模式,学习成熟的资本运作模式,打造具有产业投资能力和综合产业能力的服务商,而不是依赖地产商。

    “特色城镇的魅力是一样的。它不在于建造酒店,而在于塑造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挖掘当地文化、当代文化和其他产业,更典型的成功案例是乌镇、嫩花湾等。”李滔提到,关于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的经营和管理,你可以参考新西兰的皇后镇。皇后区有一个特殊的工业经营平台,它有几个核心类别,每一个都形成不同规模的工业模块,包括住宿、小型旅游活动等,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皇后镇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小活动分子,小型服务公司,专门为游客提供内容服务,如骑马、爬山、滑雪、迎头赶上等。中国现在缺乏这样的组织者。

    为工业集团提供一站式服务

    “据我所知,中国文化旅游项目的大部分业务都是通过整合相关平台来实现的。我们在酒店、表演艺术和小城镇方面拥有顶级的战略合作伙伴。随着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该平台本身也可以盈利。”李滔说。

    目前,前30名房地产开发商已经成立了文化旅游产业集团,许多强大的投资平台也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但没有多少成功的项目能够真正落地,缺乏良好的产品和新的价值创造模式。

    在这方面,李滔建议,企业致力于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建设,要想朝着产业集团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在咨询设计后投资落地,而不是单纯依靠开发商。作为投资主体,该产业集团应从头到尾投资于开发项目,包括项目控制到最终落地实施,形成更完整的服务,相当于一站式服务。

    李滔认为,各方都在房地产开发的指导下寻找更合适的投资渠道,具有创意、规划和产业资源的服务提供商与投资伙伴结合后,可以为政府提供愿景提升和项目实施服务,从而创造整个产业链生态,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