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 天气 多云
一日之际在于晨,就在这个美好的星期一早晨,我们怀着饱满的热情,本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步行前往此次目的地——上海江宁学校。
学习开始了。
这里说是学校,可给我的第一感觉却是“花园”——孩子们无拘无束享受快乐成长的人生大花园。从贵校的教学理念——不一定第一,但一定唯一再到学校长廊的文化建设……点点滴滴都在告诉我们这些参观者:这所大花园的“主人”是孩子,而可爱的老师们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辛勤园丁,付出真心,给予关心,奉献爱心……江宁学校校长吴庆琳曾这样谈到: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的独一无二,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不管他多么聪明或愚钝,都是不可替代的宇宙存在。对教师而言,就是要爱每个孩子那永不可重复的生命,爱的方式就是不知疲倦地发现、珍视,并通过适合他的教育方式成全他们的独一无二。
江宁的孩子们是独一无二的,江宁的教学模式也是推陈出新的。教师根据学生发展的进程和需求,开展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时,既要做到对全体学生发展的把握,也要做到对不同学生学习基础和特点的了解,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分层、分类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像这样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别设计课程与教学目标,强调的是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处于无目标状态,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的学习活动游离在目标之外。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集中注意时间较短,于是,他们就打破每节课固定为35分钟的课表安排,将英语、语文分割为15-20分钟左右的短课时,并进行重新组合。英语学科由每周“2+1”的课时安排改为“4短+1长”的课时安排,即每周4天小课时(每天15-20分钟),1天大课时,从而使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由每周3天改为每周5天,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既保持学生的课堂有效注意力,又将英语天天习得的要求加以落实。
学习还在继续。
下午,我们休息片刻后,便来到了江宁学校的分校区——明山校区。这里是一、二年级小朋友生活的天地。丁零零……下午的上课铃响了,我们面带微笑,静静地走进二年级的一间教室,聆听一节语文课。35分钟的课堂过后,丝毫没有让我感到困倦,反而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课堂真实、踏实、返璞归真。老师是真正的引导者,而学生成为了真正的主导者,把课堂还给了孩子们。这正是“返璞归真”的真。孩子们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深深吸引着我,感染着我。班里42个学生没有一人溜号,都能和教者的教学思路紧密联系,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更是头头是道。孩子们的发言越精彩,就越刺激我不停地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要把什么教给我的孩子们,知识?能力?没错,我要让我的孩子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成为一个鲜活的独立个体,不是简单复制,而是无限超越。
忙碌的一天匆匆而逝,但我的思考如时间一般,不曾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