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问答> 你见过武穴老街吗?原来竟这么美……
  • 你见过武穴老街吗?原来竟这么美……
  • 2021-11-11 22:43:21
  • 鸿哥说事今日头条8月17日 星期四


    网友“范先生”曾在武穴市人民政府网站建言:

    每一个城市都是一本厚重的书,历久弥新,方见真章。而建筑,作为凝固的音乐,无疑是城市最好的讲述者,尤其是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城市历史街区,是一座城最好的名片,更是城市吸引、发展旅游及商业的最佳地点。这些城市的讲述者——历史老街,理应作为文化遗产进行重点保护和再开发。如巴黎老城区,新加坡唐人街等,都是将历史文化与商业业态完美结合,复兴一座城市的典范。近年来,我国对待传统老街的态度也悄然发生变化,如上海新天地,里程碑式的成功,成为全国文化商业街发展的一剂强心针,而另一个直辖市重庆也下决心保护历史文化,开发新型文化商业街,在市政府及相关领导的支持下,千亿房企融创中国勇于扛起保护并开发重庆历史老街的责任。武穴从明代初期开始,历经千年演变、开拓、聚居、发展,地处长江之滨的武穴逐渐兴起,呼之欲出,便形成一座重镇,历史上商贾云集,如塘下正街江西会馆、居仁街徽州会馆、后坝街青阳会馆、上河街福建会馆、塘下街坝外南京会馆、正街兴通会馆、后坝街泾县会馆等都讲述者千年广济的文化,因此建议政府能够打造广济古镇,正街等片区民国建筑的风情商业街。


    武穴老街,已是老一辈武穴人脑海中远去的记忆,年轻一代武穴人,尤其90后及后辈,怕也只能从一些史料或图片中获取一些对武穴老街的认知了。



      

    文 | 程道炳


    我的祖父辈和父辈,解放前后曾经居住在程祖街,经历过武穴的繁荣与昌盛,曾拍下过武穴老街许多照片,从图片中看到武穴老街,当时一派热闹繁荣景象。


    刘家巷街,是一条古老街道,南起上庙口,北至大桥边,东南与刘八角连为一体,刘姓是最初落居此地的大户之一。这里在唐时已成街集,名为巷,实为武穴最古老街道。古街依傍东侧河港顺势蜿蜒而建,不少房屋后面皆有石砌港岸,街道两厢店铺鳞次栉比,路面拥挤弯曲。此街是武穴最著名的米市,兴盛时开办糙米行多达90余家,知名米行有“饶集桢”“和顺”“广成”“周德顺”“郭怡顺”等。同时,为米业服务的行业也应运而生,开有(线)车行15家,客栈15家,聚集砻谷碾米搬运散工千余人,籴粜交易日以万计,日输出谷米逾千担,销往汉,浔、宁、沪等地。刘家巷百业俱兴,是四乡民众乐于光顾、物美价廉的小商品理想购物地。人们形容当年刘家巷“市场品类繁多,进出摩肩接踵,日暮喧嚣不息”。


    走进刘家巷南端街口,当时左侧有座庙称为上庙。范耐生等人曾在上庙开办“武穴电影院“,放映黑白无声影片,上庙还设有县文化馆,很长时间成为武穴地区文化中心,经常主办小型展览或放电影。庙的后面是旧时车站。旧时正街上与大坝上交口处有一门楼叫“魁星门”。从“魁星门”到上庙的一段街面叫“礓石察下”,曾是古时的内河航运码头。


    刘家巷上庙街 


    刘八阁街,位于刘家巷南端东侧,相传古代一次中了八个秀才而得名。在何永昌筹资将正街铺成红麻石路面后,当时居住在刘家巷的八位刘姓秀才深受感动,也仿效此举筹集资金,将刘家巷的街面铺上黑点麻石街面。为感谢这八个秀才为刘家巷做出的贡献,居民一直叫此地“刘八个”,后演变成“刘八阁”。现在改名刘家巷东居民区。


    大桥边街,走出刘家巷街北端的尽头就是大桥边,有座石墩条石桥面的石拱桥叫“北川桥”,是民国中期刊江八景之一。有诗曰:“北川桥畔接田畴,鹊噪蝉鸣几树秋;极目横塘霞似锦,茫茫烟水映渔舟”。西港航道与武山湖和官桥大港相通,保持有大桥边至郑公塔的内湖航班。人来船往,带来大桥边街繁荣。


    正街,上起上庙口,北穿永宁大道与刘家巷相通,南至江堤闸口。北连礓石察下内湖码头,“落霞门”屹立于街首,南端一直延伸到正码头,全街俗分为上街头、正街上、下街头三段。全街商铺鳞次栉比,行业包罗万象,店铺300多家,行人摩肩接踵,一派兴旺景象。


    正街


    后坝街,北端起于解放小学北侧,此地俗名八哥洞。解放小学初名灵东小学,乃是武穴城区仅存的百年老校。街道沿线建在明永乐青林堤故址上,旧时商铺祠堂民居杂处,至今尚基本保持原来格局。清咸丰新堤建成后,临江在前,故堤在后,街名藉此而生。,全街与正街平行,其间有数条街巷相连。


    后坝街


    居仁街,旧时名曰街,实为巷,无商号。从正街穿过“居仁门”进入此街,中段建有安徽会馆又称新安书院。后借址开办安徽小学。穿过后坝街到影剧院路口一段原名由义巷。“居仁”“由义”语出“孟子”《离娄》上篇。此处拓宽改造后统称为居仁街,时有鄂东小商品集散中心市场。


    居仁街 


    塘下街,上靠荷花塘,又名何家塘,东边遥对月塘故名塘下街。街北首起于医药公司,昔为兴通会馆,旧址又称“兰石书院”。曾在此创办“刊江中学”,解放初改办“兴通小学”,“塘下小学”亦为“东风小学”初期校址。南到江堤止。南端万寿宫即为江西会馆,民国末期在此开办豫章小学。街中段昔有外国传教士牧师公寓,俗称洋人屋。全街与正街平行,其间有多条小巷连接,由北往南依次是:朱家巷、徐家巷、邮局巷、焚经炉巷、王家巷、盐仓巷、永丰巷、火场巷。


    塘下街


    沿江街,其正街闸口往东连接塘下街口一段旧名当铺巷,,又称二府场,为清乾隆二十六年武黄同知府府衙治所。


    大坝上街,西连正街东至月塘北端,全街建在明永乐青林堤北堤坝大坝上面,依堤成街而名大坝上。曾是武穴市海拔最高处,一九五四年江堤溃缺,洪水泛滥时,全城仅此处一段未被淹没。古时大坝上处于武穴外江与内湖航运的衔接点上,坝外外江帆船码头分布在月塘麟趾桥两侧。坝内紧靠内湖大桥边礓石察下码头,一坝之隔,内湖外江船桅相顾,搬运工人号唱声声相闻,显现出一派繁华景象。


    栖贤街,东起民主路影剧院南侧,东西走向,西延至玉湖路交汇。原路南“连儿塘”武穴中学北门内有座栖贤寺,系康熙元年由仲果和尚主持修建。此寺历有高僧主持,曾是清末民初武穴文人贤达聚会之所。1929年湖北省立十三完小借栖贤寺、杨泗庙为校舍在武穴设立。1934年改称省立武穴小学,此校为鄂东中心小学,负有鄂东黄梅至黄冈8县小学教研和改进师资之责。


    河街,位于武穴南部长江边,正街闸口以西。原名上河街,以东称为下河街,后统一命名为河街。原港务局客运码头坐落在此,东西走向。此街兴于清末民初,上首上关处,昔曾设江汉关武穴分关和鄂东官盐局及公和、复和盐仓于此地,供应周边十几县,。原为合面街顺江而下,沿江皆为深水良港。昔曾设有太古、大阪、招商、怡和、江新轮趸公司等多处中外码头,沿江轮舶巡戈帆樯林立,周边数县麻盐客商聚集长驻,沿街旅馆饭店、戏院茶楼星罗棋布、商贾云集、物流畅通。。天主教堂和石板长桥点缀其间,凭添沿江别样景色。辖区内的著名寺庙龙隐寺,原名龙矶寺,俗名“龙王庙”,乃古刊江八景之“舟映斜阳”,现为武穴市协会所在地。位于上河街西端新河口处栖贤寺,原址在武穴中学园内;杨泗庙位于南洋宾馆后;东岳庙属于道教寺院,约建于明万历年间,座落在武穴中学江堤内侧。饶汉祥故居建于1923年,座落在河街西端。堤外原还有女儿街、程祖街和武穴市最大的夜市广场及著名竹器大师章水泉旧居。


    河街依江而建,从东往西约有近两公里长,而连接长江干堤武穴小城和河街的还有两条小街,每条小街不到两百米,虽然狭小,但仍不失为一条街,它也叫河街,它们共同构成了河街的全部。在河街上,人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和思恋。河街上全是店铺,生意兴隆,什么副食店、布匹店、粮油店、竹器店、陶瓷店、理发店、小吃店,小旅馆……应有尽有,随处可见,顾客取之所需,得之所得,举手之劳,不费吹灯之力,给人一种小街上可以享受得到的完美无缺的感觉。河街的建筑十分有特色,沿街建造的店铺都采用木板做门面,白天木板一块块的取下,便开店营业;晚上木板一块块的镶上去,便关门睡觉。店铺的房子都只有两层,下层做门面,上层当住房,白天业主经商,晚上业主睡觉,开店、住店和守店都不耽误。


    河街上曾由郭鼎存发起,集股筹办利济趸船公司,先后由上海购回太古、招商、大阪三艘趸船。有米业广成、协成、大成、聚祯等米店店主郭纫秋、陈兴籍、饶仲孚等发起,集资办起轧米加工厂,后来又有致中和、公和、公大、瑞丰、同和、长丰、义记等七家加入。由于水陆交通便利,吸引着邻近地区的土产、水产在河街集中,加工外运。外商在河街先后设立洋行的有:英商的亚细亚洋行,美商的美孚洋行,德商的德士古洋行、谦信洋行,日商的三井、三菱、岩井、大阪、吉田等洋行。旋续有“十小行帮”(字波、四川、镇江、扬州、九江、天津、汉阳、黄冈、黄安、大冶)先后迁入河街经营,河街市场更加繁荣。


    河街


    那时,武穴的河街、正街、居仁街,刘家巷等老街,清代修建的欧式建筑很和谐地立于其间,清一色的长条青石铺的路,光滑如竹青一般的颜色,下雨的时候可以照得见人,穿着龙坪产的木屐踏足其上,叩叩有声,清脆入耳。街道两旁的房子,都是青砖黑瓦,或一层或两层,大多的板皮门面,卸下门板即为商铺,当时不毁这些建筑,今天往江西婺源、湖南凤凰古城跑的旅游者恐怕会首选武穴了。


    作者单位:武穴市石佛寺镇人民政府 



    ▍素材来源:读档;;武穴市人民政府网站

    ▍图文编辑:广济妹子(新闻线索:wwuxue@qq.com)

    ▍微武穴业务合作电话:13409992039

    广告

    饿了别叫嘛,点击“阅读原文”上饿了么叫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