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
大好消息
↓↓↓
黄浦江两岸45公里
(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
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啦!
就在今天,
上海市旅游局
策划推出了5条
“滨江发现之旅”
邀请市民游客通过“城市行走”的方式
领略浦江两岸美景
一步步丈量
一帧帧记录
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随着滨江公共空间的贯通
浮现在世人面前
快来跟着游游
第一时间
把滨江45公里的每一处美景收藏起来
2018年一定要
一条一条慢慢走细细品
把我们上海的滨江之美
镌刻在心里
美丽的黄浦江在地图上画出了一条优雅的曲线
01
滨江发现之旅 · 文艺风情
(全程约2.8km)
上海大厦→浦江饭店→金光中心→北外滩滨江绿地→建投书局→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曾被称为远东第一高楼的上海大厦
是一个立于外白渡桥边的城市传奇
在还被叫做“百老汇大厦”的年代里
这里见证了洋行老板和新闻巨头们的匆忙往来
解放后更先后迎接了130多批各国政要在此登高纵览
18层观景平台
让人感受到浦江的波澜壮阔之美
在隐匿于酒店一楼右侧的英国吧里
能找到往昔岁月的诸多生动细节
和十里洋场的时髦气象
1846年
一位英国商人在外滩
成就了中国第一家西商饭店的诞生
自此之后的百多年里
中国第一盏电灯在这里亮起
西方马戏团在这里进行了中国最早的演出
中国的第一批电话机、
第一场交谊舞会、
第一次西方半有声电影的放映
中国第一间证券交易所的开业
统统都以这里作为故事的起源
目之所及,皆是传奇
地处北外滩黄浦江沿岸
金光中心与陆家嘴隔江相望
建筑高度320米
问鼎上海“浦西第一高楼”。
面积达11.2万平方米的购物娱乐区
打造国际摩登购物中心
成为北外滩又一时尚新地标。
个性、潮、酷炫
这家自带噱头的酒店
是永不消停的城市夜猫子们最爱的酒店品牌
从客房到套房
每间房间都无异于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玩乐空间。
在整条虹口滨江沿线贯通的同时
总面积达到13.6万平方米
“都市绿肺”惊艳开放
忘掉工作中的繁杂事务
游览于绿地与露天“老上海码头文化”博物馆之间
嗅着草木近在咫尺的芳香
自有一份难得的陶然忘忧之乐。
为全力推进国家邮轮旅游实验区建设而打造
上港邮轮城
不光是一站式的吃喝玩乐购邮轮旅游目的地
还有着极具活力的运动节奏
是虹口滨江漫生活里一道乐活风景
上港队的官方授权店铺里
为球迷们提供红红火火的全副武装。
在北外滩音乐广场上方
有一处“水晶门”奇景
三个不规则的艺术球体建筑凌空而来
是朋友圈拍照打卡的绝佳集赞利器。
未来,在这片广阔空间内
还会迎来露天剧场
将是一场音乐与建筑流动交融的艺术盛宴。
打开建投书局四楼咖啡区背后的门
一座隐藏的“霍格沃兹”般的
图书阅览室
瞬间跃入眼帘
三层楼左右挑高的空间,
拱形穹顶、复古大钟
从巨大落地窗眺望浦江,
被整面整面的书架环绕包围,
俨然读书人的天堂。
读书会、音乐会、文化沙龙、咖啡课程、艺术展览等
有益有趣的活动
打造出文化交流的奇妙空间。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8:30-21:00,周六、周日10:00-21:00
纪念馆始建于1927年
二战期间的摩西会堂
为当时的犹太难民提供了精神支柱
也是犹太人在上海的重要历史见证。
如今的摩西会堂旧址已修旧如旧,
恢复为当时作为犹太会堂时的建筑风貌,
成为犹太人到上海的必访之处。
开放时间:9:00-17:00
门票:20元
咖啡馆由来沪避难的犹太难民于1939年开办
是当时犹太难民重要的日常聚集场所
正是白马咖啡馆
一度令提篮桥地区
拥有“小维也纳”之名
而今复建后的白马咖啡馆重新迎客
再现当年“小维也纳”的别样时光。
营业时间:9:30-18:00
02
滨江发现之旅 · 工业历程
(全程约2.8km)
黄浦码头旧址→上海船厂景观步道→英商怡和纱厂旧址→杨树浦水厂→怡和1915(杨树浦纱厂大班住宅)→东方渔人码头→丹东路轮渡站→杨浦大桥
黄浦码头岸线长约300米
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岁月
逐渐转型成为滨江文化创业园
如今仍然保留了很多
上海滩老码头水上物流的历史痕迹
走在这些带着“老味道”的厂房中
锈迹斑斑的老消防龙头
悬在室外的救火楼梯
仿佛回到了曾经那个风雨征程的年代
在景观步道边
旧时的黑白影像印刻于船厂通道的墙壁上
中国第一台国产半潜式钻井平台“勘探三号”的建造
中国第一艘出口万吨轮“绍兴号”下水
中国第一台2000匹马力的低速柴油机诞生……
穿过船厂的景观小径
犹如穿越这些历史时刻
一直走到杨树浦路468号大门……
“怡和纱厂”是上海最早的外资工厂
由老牌英商怡和洋行于1896年创办
还记得语文课本里的一文《包身工》么
包身工制度就是在怡和纱厂里首次出现的
在新中国成立后
更名为上海第五毛纺织厂
由英商建于1881年
杨树浦水厂已横跨三个世纪
是上海供水事业的传奇
建筑外形为英国传统城堡式
一改往日工业厂房沉重、暗淡的外观
成为沪上工业厂房中的另类代表
直至今日,这幢百年老厂
仍然傲然矗立在黄浦江畔
继续承担着为上海市北地区供水的重任
藏在杨浦滨江园林深处
怡和1915咖啡馆
是一幢两层砖木结构英国乡村式别墅
建于1918年,
灰墙红瓦,别具风情
起初为“新怡和纱厂”英国大班的住宅
这幢见证杨浦百年工业兴衰的老房子
如今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市民游客的到来
营业时间:9:00-21:00
当年中国最大的海洋鱼市场
曾经樯桅林立、船进船出的渔港
如今变为新建的东方渔人码头的主体部分之一
鱼市场留下的建筑已被修缮改建
老楼一层被打通为通透的公共空间
营造了“渔港再现”的场景
唤醒了老上海人内心深处
对码头和海派文化的滚滚记忆。
位于杨浦大桥西侧的民丹线轮渡
北起丹东路轮渡站
南至浦东新区民生路轮渡站
这条航线最早始于清朝年间
随着浦江两岸各种交通方式的建成运营
轮渡的客运压力大幅度缓解
逐渐成为欣赏上海浦江两岸风景的最佳交通工具之一
它见证了普通人的故事
流淌着最真实的上海记忆。
杨浦大桥与南浦大桥、卢浦大桥一起
构成中心城区三个最重要的过江枢纽
大桥于1991年动工
1993年建成并通车
创造了世界斜拉桥工程施工工期的最短纪录。
大桥以其线条流畅、动感强烈的设计造型
犹如一道横跨浦江的彩虹
成为上海旅游的著名景观和门户特征。
03
滨江发现之旅 · 摩登岁月
(全程约3.2km)
外白渡桥→外滩源→和平饭店→汇丰银行大楼→上海电信博物馆→十六铺水岸→老码头创意园
横跨苏州河的外白渡桥
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的桥梁
于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车
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
成为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
也是上海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象征
曾多次出现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
得其名是因为该桥建成后
凡是过河无需再付过桥费
此为“白”渡。
在时间上
外滩源拥有外滩地区
最早建成的一批历史建筑
在空间上
外滩源是外滩的起点
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
历史建筑修旧如旧
结合新建的现代建筑一起
成为集合奢侈品零售和高级餐厅的休闲天地。
作为上海近代建筑史上
第一幢现代派建筑
和平饭店以绿色铜套屋顶为最大特色
这座百年饭店
前身为英国地产大亨沙逊所建大厦
特设“历史之旅”游览项目
宾客可以在和平博物馆
领略从华懋饭店到和平饭店的历史传奇
或在茉莉酒廊
聆听老年爵士乐队的倾情演绎
重温上海摩登岁月。
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华贵的建筑”
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汇丰银行大楼
被公认为是外滩建筑群中最漂亮的建筑
大楼门前的铜狮
八角形门厅穹顶上的巨型马赛克镶嵌壁画
主营大厅内的四根整块意大利大理石圆柱
被称为“稀世三宝”。
与汇丰银行大楼齐称“姐妹楼”
海关大楼展现了
“摩登”的海派建筑特色
大楼顶部的亚洲第一大钟
“外滩晨钟”被列入“新沪上八景之一”
演绎中国电信业140年漫长发展历程
穿梭其中,
可以在电报机上尝试以电报码打字,
或在老式电话交换设备上拨打电话,
体验百余年来上海通信业的发展变迁。
开放时间:9:30-12:00、13:00-16:00(周二至周五团队预约,周六、周日散客)
门票:免费
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
亚太地区最早信号台之一
全球范围内唯一的两座
阿塔努布式建筑之一
外滩气象信号台
屹立在黄浦江边有百余个年头
与上海开埠以来的历史进程
和国际航海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拥有150年历史
曾是远东最大码头的十六铺码头
如今成为滨水休闲
和娱乐观光的水岸商业中心
各式各样主题馆和餐厅
让十六铺码头成为黄浦旅游业新亮点
为魔都时尚玩咖增添了一个新去处。
作为十六铺水岸
最大板块及首个运行的主题馆
时光弄堂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电影表现手法
还原上世纪30年代十里洋场老上海风情
重现市井小民的弄堂生活
和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歌舞升平
开启一段时空穿梭之旅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12:00-20:00(19:30停止售票),
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10:00-20:00
曾经的老码头是上海最繁华的地方
迎接着来来往往的船只与富商
如今,它保留了石库门传统建筑风格
融入玻璃和钢结构的现代元素
成为时尚创意园区
原创集结号、城市音乐节、国际啤酒节等活动
让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老地方
重获新生
04
滨江发现之旅 · 现代风貌
(全程约2.6km)
泰东路轮渡站→滨江大道→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陆家嘴中心绿地→上海中心大厦
南起浦东新区泰东路
北至虹口区公平路
泰公路轮渡线全长0.63公里
自民国37年(1948年)航行至今
上海轮渡曾经是往来黄浦江两岸的唯一方式
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放时间:浦西07:00-19:00,浦东07:10-18:50,20分钟一班
门票:单程2元(可使用公共交通卡)
全长2500米的滨江大道
与浦西外滩隔江相望
犹如一条彩带飘落在浦江东岸
被人们赞誉为浦东的“新外滩”
散落了各式各样的美食餐厅
亲水平台上保留了70多年历史的
船厂码头和巨型铁锚
作为中国第一条越江行人隧道
外滩观光隧道
将百年外滩和浦东陆家嘴串联起来
搭乘从法国引进的客运缆车
进入全长647米的观光隧道
隧道内壁各种奇异的色彩变幻不停
仿佛走进了时空隧道。
开放时间:夏季(5月1日-10月31日)周一至周四8:00-22:30,周五、节假日8:00-23:00;
冬季(11月1日-次年4月30日)周一至周四8:00-22:00,周五、节假日8:00-22:30
门票:单程50元,往返70元
作为上海标志性文化景观之一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高468米,
塔内历史发展陈列馆、VR过山车、
全透明悬空观光廊、可口可乐欢乐餐厅、
空中旋转餐厅等各项设施一应俱全。
入夜东方明珠会亮起五彩绚烂的灯光
与外滩外国建筑博览交相辉映
每年都会举办诸如元旦登高、地球一小时等
活动和各类书画艺术、摄影图片展览
开放时间:8:00-21:45
位于东方明珠电视塔内
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
反映了上海近代历史变迁
采用“融物于景”的场景化展示手法
带你穿越历史,重现海上旧梦。
开放时间:8:00-21:30
门票:35元
作为上海市区内
规模最大的开放式草坪
陆家嘴中心绿地以绿为主,水景为辅
形成了现代金融城区的宜人一景
被誉为都市绿肺
作为陆家嘴核心区超高层建筑群的收官之作
上海中心以632米的高度
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高楼
集办公、酒店、会展、商业、观光等功能于一体
上海之巅观光厅位于第118层
垂直高度546米
透过落地透明玻璃幕墙
可360度俯瞰上海城市风貌
带来身处“天空之城”的独特观光体验。
开放时间:8:30-21:30(22:00结束营业)
门票:180元
被誉为“中华第一楼”
金茂大厦楼高420.5米
拥有目前世界摩天大楼中
最高的开放式、无护栏、全透明
的空中步道
“金茂云中漫步”空中步道(JIN MAO SKYWALK)
全长60米,宽1.2米,距离地面340.6米
这种零距离触云摸雾的奇妙感
和战胜恐惧挑战极限的满足感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切身体会到。
开放时间:8:30-21:30
门票:120元
环球金融中心楼高492米
100层诞生了世界最高的观光厅;
97层倒梯形观光层如同浮在空中的天桥。
随着光线和天气的变化,
能从不同角度欣赏到变幻无穷的大楼主体。
开放时间:8:00-23:00(22:00停止售票及入场)
门票:100层+97层+94层观光票180元
05
滨江发现之旅 · 邂逅西岸
(全程约4.1km)
龙美术馆(西岸馆)→余德耀美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龙华寺→龙华烈士陵园→朵云轩
龙美术馆于2012年建立
以独特的“伞拱”结构为建构特征
与原北票码头构筑物“煤漏斗”改造而成的
时尚空间“斗廊”形成视觉呼应
营造出理性冷静的工业感与原始感
赋予美术馆建筑以极具敏锐的当代性和创造性。
美术馆原址是上海飞机制造厂机库
由著名收藏家余德耀先生
及其基金会投资建造
美术馆建筑的主体空间是麦道机库
建筑的一侧玻璃大厅即是美术馆入口。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于2015年开馆
旨在打造上海首家
具有美术馆规格的摄影艺术场馆
中心通过国际艺术家所展现的摄影艺术作品
引导普通观众进入摄影的世界
并为本土观众与艺术家提供国际化的视野
为发展中的中国摄影打开交流之窗。
相传在三国时,
龙华寺由东吴孙权为孝敬其母而建造
现在的龙华寺建于清光绪年间
但基本保持宋代禅宗的伽蓝七堂制原貌
是一组较完整的寺庙建筑群
“龙华晚钟”为申城老八景之一
而蜚声海内外
“迎新春撞龙华晚钟”活动
被誉为“上海新年第一游”。
龙华烈士陵园于1995年7月1日正式开放
纪念馆内有被害于龙华及附近的
中国早期重要领导人
和革命志士的墓地及纪念碑、纪念雕塑,
是中国历史百年风雨的缩影
陵园建有大量的纪念雕塑和碑苑
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观瞻。
朵云轩是收购、经销、出版、收藏
书画及其他艺术品的机构
1900年开设于上海
经常举办作品展览和学术活动
在此可以亲身体验
被列入国家级非遗的木版水印技艺。
人行桥跨越黄浦与徐汇两区
交界处的日晖港
桥体的Y形布局是一大亮点
这个设计合理地衔接了黄浦江两岸的人流
也使桥梁外观轻盈简洁
塔吊为原北票码头吊装煤炭的重要设备
在开放空间建设过程中予以保留
其36米高度以及鲜亮的橙红色
使其成为突出的纵向地标
从谷地花溪穿越
听着江畔的汽笛,
脚踏旧石,寻迹铁轨,
上海沿江工业发展的历史
在无声中诉说着上世纪的故事。
书屋毗邻辽阔的江景
由若干漂浮在树林中的平台组成
无论你在任何一个角落坐下
周围的树林和格架上的书籍
都是触手可及
原为上海飞机制造厂厂房
这座有着工业遗迹感的建筑
于2015年对外开放。
已经成为国际艺术市场重要版图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固定举办地。
欢迎点击最近热文
图_旅游时报 部分源自于网络 编辑_张敏蕾 制作_戴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