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国内河道为什么老是治理不好?
  • 国内河道为什么老是治理不好?
  • 2020-11-24 19:07:06
  • 河道污染具有: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特征。没事婆婆很多,出事婆婆隐居后方。现在河道治理主管部门也是怪怪的,有的地方是环保、有的是水利、有的是,还有的是建交委。

    最早90年代初上海开始开展研究,小试,中试,但推广不是很理想,后来主要还是靠纳管,清淤,调水等方式解决问题,上海有潮汐自然条件,内陆城镇就没有这个优势了。现在上海河道治理还是比较成功的,成功5分靠天,3分靠制度,2分靠人文素质。

    河道治理的瓶颈究竟在哪里,说来大家拍拍砖。

    首先,说说河道污染的成因。

    1.河道污染主要还是排污,经济要发展,肯定要排污,说清洁生产那是噱头。

    2.河道被侵占和固化改造,自然河道在城镇几乎不存在了,大趋势是河道变少变小,以及硬化处理。自净化功能大大降低,即使没有排污,也会因內源污染而黑臭。

    3.大家都认为交了排污费污水处理达标了,河道就好了,实际即使目前污水即使处理到最高的一级A的标准,这个水流到的地方,夏天依然会长蓝藻。

    第二,说说治理的哪些事。

    1.治理就要资金,由于治理没有产出和效益,资金到位是很困难的,一拖再拖。

    2.跨区、跨部门协调是很艰难的事,很难责任到位,即使封“河长”头衔,河长很苦逼的。

    3.不确定因素多,这个大家都懂的。

    第三,还是说说技术问题。

    1.说环保技术,很多人认为高大上的产业。实际脖子被勒的很紧,前有专家阔论后有高官经验,七扭八歪的累积到河道中,新闻报道后就草草收官。

    2.最拿手的是“老三套”曝气复氧、冲水、清淤,见效快,形象工程典范。耗资巨大,很多项目因此被吓住而搁置。

    3.被教授级专家忽悠的云里来雾里去,比如杭州河某些道治理要达到清澈见底,还搞个噱头叫“水下森林”。截留200米的河沟,投资上百万。河道是要承担排水和行洪的功能,不是观赏塘。一场暴雨森林就消失了,鬼都看的懂的事情还在粉饰,不知是造GDP还是造神话。

    4.很多地方,一夜之间冒出来很多水上绿化的概念,实际也就一浮岛,一千年前,我们老祖宗都在太湖玩过,那时叫浮田。老祖宗的东西是好,早的浮岛可以传家的,几代人可以耕种。现在很多单位用个泡沫或塑料片在,载点花草,的确很漂亮,且不说这些植物能吸收多少污染物,单收割维护花的银子可真不少。基本是一年花园,二年烂草,三年垃圾拆除掉。

    5.流水不腐,千年古训。河道之所以臭,直观一点就是缺氧。缺氧就补养呗,随便整个增氧机,就认为可以了。供电问题,运行费用问题,噪音问题,导致设备无疾而终。

    6.总结,从技术角度看,河道治理的瓶颈在于:错误的方法,错误的观念,导致大投资,段效果。使得很多地方黑臭河道就头大,如果真正处理和协调好技术路线,河道治理花不了几个钱。比如现在太阳能技术很成熟,运行费用问题解决了,生态技术经过20多年的实践也很成熟了。从工程实践及考察结论来看,黑臭河道治理的成本也就每方水20-80元不等。如果再高,那就是技术之外的问题了。

    河道是城市的血脉,今天你看的河道是黑臭的,实际潜在的问题是它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问题就变的不是那么简单了。

    河要清,首先人要清,事做的要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