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日前刊登报道称,最长跨海大桥是中国工程的最新成就。很快,港珠澳大桥将会通车。并盘点了中国现代工程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五大成就。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港珠澳大桥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G4-京港澳高速以及 G94-珠三角环线高速的部分路段。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全球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生产和安装技术有一系列创新,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
港珠澳大桥将采取“三地三检”的通关模式,其中珠澳之间采取“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新模式。除粤港两地牌、粤澳两地牌和港籍单牌车辆外,内地车辆通过办理私家车一次性配额申请也可上港珠澳大桥。
报道称,在一系列水下设备的帮助下,中国深海勘探项目不断发展。科学家们说,水下滑翔机“海燕”创造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8213米深处。
此前,中国最新的无人潜水器进行了它的首次深海潜水。它潜入南海3500米以下深处。它的外形像一条小丑鱼。建造“潜龙三号”的目的是在4500米深处的海床上进行资源勘探。据说,它比上一代潜水器更安静。
大桥跨越云贵两省交界的北盘江大峡谷,与云南省在建的杭瑞高速普立乡至宣威段相接。大桥由云贵两省合作共建,全长1341.4米,桥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相当于200层楼高;比国外最高桥梁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吉焦峡谷大桥(管道桥)高出近100米。
北盘江大桥作为一座世界级桥梁,建设中面临五大难题:山区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温控;超高索塔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泵送;山区超重钢锚梁整体吊装;边跨高墩无水平力的钢桁梁顶推;大跨钢桁梁斜拉桥合龙。很显然,这些难题都被中国的技术和工程团队顺利克服了。
报道称,上海中心大厦高632米,是世界第二高楼。它还是最环保的高楼,获得了美国绿色建筑理事会的LEED白金级认证。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面积433954平方米,建筑主体为118层,总高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80米,机动车停车位布置在地下,可停放2000辆,于2016年竣工。
上海中心大厦拥有24个空中花园,使大楼得以自然制冷和保暖。这些空中花园有咖啡馆和道路,减少了建筑内人员外出的需要。它的多台风力发电机提供了它使用的部分电力。它收集雨水,并对洗盥污水进行再利用。它有着世界最快的电梯和最高的观景平台。
根据规划,北京新机场工程投资799.8亿元,规划建设7条跑道,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需求。一期工程按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62万架次的目标设计,建设4条跑道,70万平方米航站楼及相应的货运、空管、航油、市政配套、综合交通枢纽等设施。
北京新机场的建设意义在于破解北京地区航空硬件能力饱和,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基础设施支持。
来源:中国公路
编辑:刘 浪
班文娟
编审:王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