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河西岸,长安街以东,便是官林老街的坐落处。历经变迁,遗留下了东西长近100米、南北长近200米的数条老街。从最热闹的东街走起,一路可见木质的排门、雕花的窗棂,以及街檐下的老茶馆、磨亮了的街沿石,散发出最本土、最市井的味道。停下脚步,细细品味,那些近在咫尺的平凡生活,又呈现出老街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原味”改造后的老街历久弥香,如今常住人口超过五千人。
无拆建的改造温暖人心
老街的东街头,是昔日当地最为繁华的地段,沿河的粮库及水运码头,当年承担着全镇及周边地区的粮食转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老街的“通病”还是逐渐暴露出来,基础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百姓生产生活需求。
不拆一幢房,不添一块砖,不改变老街面貌的“原味”改造悄然进行。从2015年8月起的10个月里,官林镇政府投入近千万元对老街缆线、给排水系统、环卫设施等进行整体改造。另外,通过线杆入地,还拓宽了老街的条条老巷。改造工程完成那一刻,老住户的顾虑被彻底消除了。自始至终,老街改造没有拆除一幢居民房屋,没有迁走一户人家,没有增添一处商业设施,整个过程和谐有序,保留了历史风貌,改善了居民生活。短短十个月,老街不动声色换新颜,老街住户皆是喜笑颜开。
年过七旬的史安达,从小就居住在老街内的河南巷。他感觉住的越久,对这里的感情就愈发深厚。他所居住的老房子基本保持原貌,从未改动过,也舍不得改动。和史安达一样,祖祖辈辈生活在老街的老住户,珍惜宝贵的历史建筑,自觉呵护着身边的一门一钉、一砖一瓦。
烙画里的风景原汁原味
以电为墨,以烙铁为笔,这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烙画的真实写照。在去年底刚落成的官林村村史馆里,就以烙画的形式再现着当地重要的人文景观——“凌霞十景”。如今,绿荫槐窗、观桥夜月、月洞吹箫等虽已成历史记忆,但站在官林老街“五桥”上,望着西面的凌霞道观遗址,依稀也能捕捉到烙画中的风景。
从小生活在官林老街的许全华,是烙画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是烙画“凌霞十景”的创作者。上世纪80年代末,许全华开始学习烙画技艺,并将这门老手艺传承了下来。尽管许全华已搬离了老街,但他的烙画作品呈现的大多还是老街的历史遗存及日常的生活场景。从旧式的小瓦、石板、木门,到现存的传统老店、手工艺品,古朴风貌依然可见。
许全华说,只要一踏上那条幽深狭长的老街,便如同走进一部历史长卷,脑海中浮现的都是与老街相关的回忆。烙画里最常见的官林桥,建于清朝光绪年间,依旧是百余年前的模样。或是蓝天澄澈,或是空气清冷,官林桥上总是熙来攘往,热闹非凡。东西桥堍的一对石狮,神态安详而威仪,静静地守护着一方平安。官林桥边的小屋则是竹匠胡全良劳作的地方。几十年来,无数次的刨、拉、截、锯都在这里完成,制作而成的竹马、竹床、竹梯子、扁担等物品,倒也颇受欢迎。对老街住户而言,也许周围再也没有一条老街如此让人魂牵梦绕。这条活着的老街,完整地呈现着记忆中的味道。
待描绘的画卷可期可盼
官林老街,一直被时光眷顾着,虽历经岁月洗礼,仍基本保存着原貌,成为百姓安居乐业地。于官林人自己来讲,这里是市井,也是红尘;于文化人来讲,这里是古迹,也是活着的画卷;于外乡人来讲,这里是一个归宿,一种生活。老街随处可见林立的老店、新店,一技一艺都诠释着民间匠人的智慧,一摊一点都展示着民风的敦厚温良。
一条老街,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和缩影,是百姓留住乡愁的重要载体。此前的“原味”改造仅是“通栓”和“美容”,不少当地群众希望老街能得到更好的修缮与保护。孙强是官林镇文化站站长,他对老街的未来也有着更多理性的想法。他说,官林老街的修缮保护,不仅要在建筑上进行修复,还要发展传统手艺,恢复老字号作坊,强化老街街区功能。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经济的和谐过渡、良好衔接,将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老街。
老街的明天可期可盼,不管是更好修缮保护,还是合理发展利用,都是为了将老街历史风貌更好地传承、延续下去。
老街档案
官林老街在宋代有“九巷、六横、三直”之称,即九条巷弄、六条横街、三条直街。至清末民初,存有东、南、西、北四条街道。其中,东街最为繁华。东街上的官林桥,横跨孟津河,为宜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桥建于清光绪四年,为花岗石砌筑单孔石拱桥。老街过“五桥”往西,为著名的凌霞道观,其“凌霞十景”为当地重要的人文景观。
撰稿:张胤 倪晶
摄影:翟霄帆
制作:史露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