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娄塘老街上的这九大传统手工艺,你觉得哪个最亟待保护?
  • 娄塘老街上的这九大传统手工艺,你觉得哪个最亟待保护?
  • 2022-06-14 01:23:35
  • 中国传统工艺作为数千年中华多民族文化创造的组成模块,蕴含着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长河里日积月累的审美追求、设计理念、制作技艺和消费方式,并因此构成了中国这块土地上老百姓和精英工匠人群共同创造的工艺文化传承基因。老工匠的智慧凝结于此,一代代传承,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在嘉定工业区还能找到的那些老工匠们……



    织 布


    “一辈子就爱织布,织起布来就不感觉到累了!”说话的时候,张彩霞拿着手里那块几十年的老布回忆起了年少时的种种……

     


    她说一坐在织布机上乐此不疲,最爱做的事就是在机子上织布,咣当咣当木头有节奏的撞击声,在安静的时候显得特别清晰,每每这个时候,张彩霞织布就很是投入,因为学织布的第一天,她就知道只要错了一根线,整块布可能就织不起来了。

     


    张彩霞回忆,小的时候衣服都是织的粗布做成的,十几岁的时候看母亲和祖母织布,特别是每到过年的时候,都会织布给孩子做新衣服。15岁的时候除了白天跟着父母干活挣工分,晚上回来,她开始跟着母亲学习纺线织布。母亲织累了,站到一旁休息,自己就替上,遇到不会的就自己琢磨,可能是太喜欢,张彩霞很快就学会了整个工序,甚至还教会了邻居一起玩耍的几个妹妹也一起纺线织布,也是那时开始,织布就没有离开过她的生活。

     


    传统织布机结构复杂,操作麻烦,因此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也很深刻,永远能够想象“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情景。传统织布机有一个传统木床类似的框架,一端是布满经线的机头(线柱子),机头两端有六个翅,可控可放机头转动。



    离机头不远处安装着竖立的框架,其作用是通过上方的横木棒向下引绳提拉两个缯,缯是与机头等宽、高约20厘米的长方形线刷,缯的下方通过引绳连接两个踏板,轮流踏下踏板,缯便分出高下,均匀穿过细细缯眼的经线便被分为两层,织布梭子从两层经线中间穿过,带领纬线与经线交错,再通过机杼的挤压便形成了布匹。

     


    纺线、拐线、浆线、晾干、浆布……从用棉花纺线到织成美丽的布匹,中间需要10几道程序!期间坐在织布机上手和腿脚要反复重复相同的动作,大半天下来,一般人都会觉得膝盖和腿特别疼。

     


    但对于这一点,张彩霞说,可能是织了大半辈子的布,习惯了,她倒不觉得累,反而是如果哪一天不织布了她会浑身不自在。

     


    这种粗布单子人睡在上面其实特别得舒服!”随着时代的发展,粗布衣服已经少有人穿,粗布单子似乎也没了市场。但是自己还是保存着几件全手工织的衣服,张彩霞向小编展示。她告诉小编,这几件衣服都是自己的嫁妆,已经几十年了,依然保存的很好。

      


    纺纱织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业,现在很多东西都在慢慢被人遗忘,我们都只是听过,从来没有见过,我们的后辈以后可能听都不会听说了。张彩霞希望还会有人喜欢老布,把这个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木 工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肯吃苦,那些脏的,累的活都没人愿意去做了。而木匠注定是一个得吃苦的技术,这导致了没有年轻人学习它,木匠也渐渐被遗忘。



    古人的一生离不开木制品。因此木匠在古代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职业,由于木工没有三到五年是学不成的,所以大家对木匠比较尊重,往往在称呼后面加上个“师傅”二字。

     


    家住旺泾村四组的王寿明,从年少时就做起了木匠的学徒,问起喜欢这个技艺的原因,他告诉小编,刨子滑动,木花飞泻,根根拙劣的木头像个温顺的孩子任由调遣,三五天工夫桌子、凳子、锄把等木具纷纷从木头中复活,这样的场景对于他这样的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或多或少都留存于记忆中。

     


    而这样的记忆就是支撑着他学下这门手艺的精神力量。在木艺界,流行这么一句话:三年学徒,五年半足,七年才能成师傅。所以在过去,学木匠手艺一般是“三年零一节”出师,所谓“三年零一节”就是满三年之后,再逢到一个年节日,这手艺就算学成了。

     


    在民国以前,学做木匠活儿的老规矩是经人说合,写出门生贴,立下3年出师的规矩,然后徒弟在介绍人的陪同下,向老师作揖磕头行拜师礼。

     


    徒弟入门后,先干粗杂活儿,担水、扫地、拉锯、磨刨刃、锉锯,干上一年左右,师傅才叫跟着学推刨子、凿眼等下手活儿。以后逐步捉锛、抡斧、打线、开料。

     


    学徒期间,师傅对徒弟管教很严,徒弟如刨子推不平,拉锯跑了线,砍斧过了头,脾气坏的老师常常劈脸给徒弟一巴掌。有的门生贴上就写着,老师失手打伤了徒弟,出事不许计较。



    虽然在他学习这门的手艺的时候已经没有这么严苛了,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度也是不言而喻的,不要说经常弄伤割伤自己了。

     


    一般一手握紧凿子,垂直于木头,另一手拿锤或斧头,锤打凿子。运凿时,要把凿子像人走路一样,用两个方角“之”字形地运到准确位置。



    “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拜了师,这只是跨进了行业门槛,至于能学到多少本领,全靠徒弟自己的用心和努力。木匠传艺,主要通过直观的实际操作演示和实物展示,并辅以口授。学徒者应能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模仿,领悟到技艺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

     


    如今,高速运转的机器和标准化流水线,轻易地将那段属于传统木匠的辉煌击碎,已经很少再有人回去重新打造一件家具,老木匠挥舞着各种工具,在记忆里成了永久的回忆。


    竹 编


    时光倒退30年,蔑(篾)竹埭七八十户人家,家家户户劈篾竹、制竹器,那时候竹器的需求量大,生意自然也好,竹篮、竹筐、蚕匾……产品丰富,样样供不应求。



    1945年出生的张其林,从其至上的5代都是篾住匠。从他有记忆起,家中便堆着工作篾竹、竹制品,还有竹编用具,这就是篾竹人祖祖辈辈工作生活的一个缩影。

     


    只见他把一根竹竿架在长凳上,一手拿起小剖刀插进竹竿,另一只手拿着小锤子敲打剖刀,就这样把竹竿一分为二。

     


    在张其林熟练的手法下,不到二十分钟,又长又粗的竹竿就变成一条条细窄的篾条了。张其林的手艺之所以这么娴熟,是因为他十多岁就开始从事这个行当了,到现在已经六十多年了。



    从劈竹、剖篾,到编口、锁口……完成一个竹筐的工序挺复杂,而工具也是缺一不可,篾刀、竹尺、凿子、钻子、锯子、竹锤……各有各的用处。



    一把已经磨损的很明显比其他几把刀小的号的篾刀是张其林这么多年来辛勤劳作的见证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门口有块磨刀石,它的表面磨损严重,显得“伤痕累累”,但它和这些工具一起,陪伴着张其林的篾竹生活。



    从曾经的供不应求,到现在的无人问津,张其林无奈之余,更多的是遗憾。在张其林的记忆中,自己是家里第四代做竹器的人,也可能是最后一代了。



    眼下,现在人的生活水平已经不复从前,一些竹制品也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而有一些像张其林这样老一辈的人,却仍然每天重复着劈篾竹、做竹器的生活,这也许就是他们对这一老行当的眷恋与不舍。



    泥 水


    泥水匠是民间修建工匠的一个通俗的叫法,也就是懂得上砖放线的瓦匠。在所有的城市乡村的修建中,有一群基本上靠经验技术工作的人群,他们经常和水泥打交道,楼层的修建,道路的修理,地面的平整等,都是泥水匠的活。这一工种是相对比较细的分工。



    泥水匠,终日与黄沙、泥土做伴,用水泥建工,谱写出自己平凡人生不平凡的章节。张苏蒙现仍在这条路上行走着,他说:"其实让我来说,整天和水泥做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毕竟我已经做了几十年了。我还想做多二十年。等到做不动了我就退休,就在家里。”



    过去在村里,无论是修土墙房,还是建砖瓦房,甚至个别人家盖“小洋楼”,都没有正规的图纸,也不会搞地勘,一般用石灰在地基上放个线。建筑队伍也不是大的建筑公司,而是十里八乡临时凑到一起的传统泥水匠,外加几个打杂的小工。由东家挑选一个吉日,燃放几挂鞭炮,就开始正式动工建设。



    传统泥水匠,虽然只有砖刀、泥掌子、小铁锤、卷尺、水平尺、线锤子等简单工具,但却是一门极细的手艺活。其主要技艺:一是砌墙,过去城乡住房多为砖木结构,其墙壁大都是用青砖与灰沙砌成的“盒子墙”,或用模板打成的“灰沙墙”,这都由泥水匠来完成。



    张苏蒙说,大热天的时候,算是的工作环境最恶劣的时候,因为全部都在室外作业,没有空调和风扇,只有炎炎烈日陪伴着他们。但是因为习惯了,虽然脸上脑门上都是汗,但是他们说说笑笑,一脸轻松,工作的热情丝毫没被这高温破坏。



    我国传统建筑以砖木结构居多,大都是以木料为架构,用黄土烧制的砖瓦垒墙铺顶。翻开中国的建筑史,我们就会看到:从古至今,不论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简易民居,还是巍峨挺拔、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都是泥水匠们同木匠、石匠等其他传统工匠,用一块块砖、一片片瓦,铺砌而成的。



    可以说,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既是一种强度很大的体力劳动,也是一种需要智慧的技术工作。几千年来,他们用自己聪明的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建筑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铺 路


    弹街路,又称“弹格子路”、“片弹石路”、“弹硌路”。“弹”在古汉字中有硬质球状物的意义,古代的火炮的炮弹就是一种大小如拳的铁弹,弹街路因此得名。



    “弹街路”被分为几种档次,最差的就是以大小不等的碎石铺筑的路,这种碎石行内称之“毛片”,于是这种路也被叫作“毛片路”;一种是将石块敲成大小相近的边长约10厘米的石块铺的路,而最好的“弹街路”是以斩成上大下小方锥形石块铺的路。



    不要小看这样的路,现在在上海可不多见。近期,对老镇上的人民街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工程。我们在铺路现场见到了强永明,老强师傅已经在镇上居住了几十年了。



    强师傅出生于1948年,从18岁开始就从事这个行业,至今他还清楚的记得,当时是房管所进行统一培训的。



    他说,“弹街路”曾是上海主要的路面,它有许多优点,比如下雨天排水相当迅速、夏天反射阳光不像沥青路那么高温,但它又有许多缺点,不论用什么样的石材铺弹街路,石块与石块之间有较大的拼缝,车辆在“弹街路”上行驶,震动和跳跃是难免的。



    上海人把车辆震动而坐车者屁股受罪讲作“吃弹簧屁股”,如车辆急驶在“弹街路”上,这已不是“吃弹簧屁股”可比拟的了,而是“屁股豁成两半爿”了,并且车辆轮胎受损相当严重。



    娄塘古镇的街道都是用有棱角的麻石片嵌合铺成的,一般路宽约2~3米,路边还铺有长约1.5米,宽约0.4米,厚约0.2米的街沿石。这些麻石片路面虽然经历了长达600多年历史的洗礼,但是大部分路面还是保存的很完好,即使现在步入娄塘古镇的麻石片街道,无论往哪里走还是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本次修缮仍然保留了这些石块,老强师傅说,别看就是简简单单把一块块石头铺在一起。但是每块石头的大小和放置都是有讲究的,每块石头的安放大小都必须合适,石头与石头之间的缝隙都要控制好,太大路面会很松散,太小有会凸起。



    随着沥青路、水泥路的普及,弹街路逐渐退出了大家的视野中。现在上海的弹硌路已经越来越少了,老强师傅说,他这门手艺越来越少人去学了,因为费时又费力,大半天下来可能只能铺七八个平方。



    而且,因为一直保持着弯腰的姿势,所以等到想到要起来走一走,基本上整个腰都麻了。老强师傅希望,还有人来学这个手艺,好好保护每一条弹硌路。


    白 铁


    白铁皮是镀锌铁皮的俗称,因为它有不易生锈和耐腐蚀的特点,曾广泛地被人们用来制作水壶、畚箕、漏斗、烟囱等,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日常生活器具更新换代,很少有人再使用手工白铁打制的日用品了,白铁匠这个延续了千年的古老行当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白铁制品可是个技术活,敲得不好,不结实;打的不匀,不漂亮;敲打过多,伤了铁皮,所以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资深的老工匠。在嘉定工业区娄塘老街深处,有一家不起眼的白铁店,它没有店名,“白铁加工钥匙”已经是最纯真的店名了。



    唐俊昌,14岁开始学习白铁匠的各种技艺,当时主要为当地村民修理铝锅、水桶、药水机等农业生活用具。后来因为他手艺精湛,还给不少企业解决了不少棘手问题。



    50平方米的店面,无论是墙上还是地上到处摆满了他的“杰作”——小到生活用的调料盒、锅铲、垃圾桶,大到企业用的风管、水槽,应有尽有。



    1975年时,上海宝山钢铁厂有一台进口设备的不锈钢内胆坏了,多方求助无门,最后找到了唐俊昌。最终他照着原样,为“宝钢”修好了设备。



    1980年,当时的上海晟昶光电机械厂要生产一批出口的激光仪器,仪器上的一个不锈钢水箱尺寸的误差值要控制在半毫米以内,企业找遍了整个嘉定地区,都没找到敢接手的厂家,最后还是唐俊昌根据外国的图纸设计,敲出了合格的样品,后来该企业就索性让他代为加工。



    而最让他骄傲的是,上海大众刚生产桑塔纳轿车时,最早一批车辆的轮毂模型也出自他手。据说那个时候敲一副就要800多元。



    如今,虽然市民家中已经很少用白铁器具了,但是唐俊昌精湛的手艺还是吸引了企业慕名而来,并与他保持长期合作。除了长期给一些高星级酒店定制厨房用具、高档水槽、垃圾桶内胆外,他还给不少企业当“手工技术顾问”。如嘉定工业区的格朗吉斯铝业(原萨帕铝业)等一些企业,一旦碰到棘手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找唐俊昌求助。



    此外,唐俊昌还玩起了“私人定制”。他常常帮周边居民定制一些左撇子刨子和可拆卸的筷子笼,得到追捧。更有甚者,特意从其他区县过来,买了唐俊昌的白铁产品后,带到德国、日本,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



    虽然生意不愁,唐俊昌对自己的手艺也很有信心,但是唐师傅对白铁匠这一行当后继乏人的现象还是忧心忡忡。目前,他唯一的徒弟——他的儿子已进入企业,不再从事白铁匠的工作。唐俊昌说:就怕敲白铁这项技艺断在自己手里,后继无人。


    草 编


    无论科技多么进步,人类对大自然的渴望还是存在血液中,这是动物本能,也是手作无法被工业制品取代的最重要因素。



    张雪英说:第一次接触草编时就被柳条的那种韧性所吸引,总想好好利用这些天然植物的韧性,并创作成美好的生活用品。大自然充满了无穷的可能性,不同的柳条藤枝有不同的特性,利用这种韧性与柔软度来创作,许多草编的美丽组合让她著迷。



    张阿婆今年已81岁高龄,是土生土长的黎明村潘戴人。张阿婆告诉小编,当初学习草编鸽子窝,其实只是一时兴起。那时候因为年龄大了体力不支,不能下地做农活了,在家休息的她实在闲不住,就去养鸽场学习编鸽子窝,没想到这一做就是十多年。



    张阿婆说:“鸽子窝要做的好,一定要扎得均匀牢固,底座要平稳结实,还要在太阳底下反复晾晒,才能防止发霉生虫。”边说边给我们演示起来,只见她一边拿着稻草,一边握着锥子,一圈一圈仔细地盘着稻草,一个鸽子窝从开始到完成,足足用了一个半小时,而这样一个鸽子窝的售价只有4.5元。



    张阿婆告诉小编,她现在做鸽子窝已经不是为了钱,只是觉得人老了更加应该多动动,不然脑子和身体都会生锈了。所以即使售价低廉,她也要保证鸽子窝的品质,就连原材料稻草,依然是她亲自挑选回来、反复晾晒才行。



    最近这几年,经常能在各种媒体上看到一个词“匠人精神”。在小编看来,所谓匠人,其实就是手艺人,手艺不分高低贵贱,像张阿婆坚持做草编鸽子窝、是我们身边“匠人精神”的代表。



    值得庆幸的是,他们都还在,但令人忧心的是,他们已经老了。在采访张阿婆的过程中,她说过不止一次,再过几年会做鸽子窝的人越来越少了,如果这门手艺失传了实在很可惜。


    海 棠 糕


    海棠糕,创制于清代。海棠糕不像桂花糕那样,因糕里有桂花而得名,只是做这糕用海棠花形状的特制磨具做成的而得名。原料只需普通的面粉和豆沙、猪油。



    先把调糊好的面粉舀一勺放进磨具内,然后放一点豆沙以及一小块猪油,再用勺子磨平,最后连磨具一起在明火上烤。成型的海棠糕如盛开的海棠花一样漂亮,焦黄的外皮油亮油亮的,咬一口香甜香甜的。不过这价廉物美的东西曾经消失过好久,只是在老镇社区的一次美食活动上,才又出现海棠糕的影子。

     


    陈阿姨是娄塘镇本地人,今年五十七岁,平常的兴趣爱好就是制作各式面食点心,包饺子、裹粽子这种自然不在话下,她的特长就是制作这一种已经近乎失传的小吃——海棠糕。1994年的时候她曾在娄塘镇设摊卖过海棠糕,当时还是拜过师学过艺的,这一门传统海棠糕的的手艺一做就是好些年,后来由于身体原因才逐渐不做了。



    说话间阿姨拿出了她曾经用来吃饭的“老家什”,这一套海棠糕的模具看起来也有些年头了,据阿姨介绍是刚开始准备做海棠糕生意时候托专人在厂里定做的,是用生铁铸造的,记得非常清楚,当时就花了五十块。



    做海棠糕有这个模具,分为上下两块铁板。一块铁板上七个圈圈,一个居中,六个围边,很像一朵海棠花,这样人们在品尝海棠糕时会联想起海棠花开的美景。



    陈阿姨当年卖海棠糕的时候,出早晚两摊,合起来一天要卖出三百多个饼。那时候才卖5毛钱一个。如今,大街上很难再寻觅到像这样专门做海棠糕的小摊了,年纪稍小的孩子恐怕根本不知海棠糕为何物。



    我们钟爱海棠糕,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一种回忆,一份情怀。小小的海棠糕,承载着我们小时候幸福的味道,也承载着我们对娄塘老镇最温暖的记忆。


    酒 酿


    吃小汤圆,在娄塘已有百年历史。它选用上等糯米粉用热水拌和搓圆。酒酿小圆子一般是在冬天食用,娄塘地区有喜庆的宴席,都该有食品,吃了后有团团圆圆,幸福美满的意思。



    临近岁末,按照嘉定地区的传统风俗,人们喜欢做上一锅酒酿,作为春节款待亲朋好友的美食。在嘉定工业区草庵村就有这样一位阿姨仍然坚持用传统方式制作酒酿,灶头煮饭,草筐棉被加温,记忆中传统酒酿的醇厚清甜又漾满了心田。



    小编来到家住草庵村的吴维琴阿姨的家中的时候,看到吴阿姨正在灶台前忙活着制作酒酿前的准备工作,添柴引燃土灶头,用热水烫好制作过程中使用到的锅子等,并将新大米淘洗干净。用土灶煮饭也是保留传统味道的关键,因为大灶受热快,米饭成型比较好。



    饭煮好后放在一边自然放凉,在等待的间隙,吴阿姨将制作酒酿所需的“酒药”碾碎备用。多年的经验让她凭着手温就能判断出米饭大致是否降到了合适的发酵温度,分几次撒入“酒药”,,拍得圆整结实。



    吴阿姨说:“半包可以用三斤米。在二十五度左右把“酒药”拌进去,拌到均匀地沾到饭粒上就可以了,关键温度要掌握好,饭不能太烂。盛放的锅子要用二十五度的水热一下,再把饭放下去压紧,当中还要挖一个洞利于酒酿挥发,有水出来也看得出等好了还要加水进去。”



    制作的最后,吴阿姨给锅子覆上一层保鲜膜,放入农村特有的草筐内,并用提前准备好的棉被窝里包好压实,保证酒酿在透气的状态下恒温发酵。48小时后,揭开大缸,可以看到整块酒酿已经浮起来了,酒酿的香味瞬间钻入鼻孔。



    春节里,有亲朋好友前来作客,煮一碗香甜可口的酒酿圆子或年糕,是好客的农家人的最朴实的礼仪。每当新做了一锅酒酿,吴阿姨也会现搓一点圆子,烧成酒酿汤,邀请邻居前来品尝,是冬季发汗驱寒必吃的一道甜品。



    现在手工做一碗酒酿的人越来越少,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工序。酒酿,既润又糯,既甜又香,这一碗美味,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又有几个人能抵挡得住这样的诱惑呢。



    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手工艺可谓是门类繁多,并且个个都是光彩夺目。对于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来说,每一个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一个都值得我们去传承和保护。


    投票参与规则

    以上只是小编的“惊鸿一瞥”,如果小伙伴们知道更多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即日起关注嘉定工业区官方微信:“ideal工业区”,参与我们的投票,并且通过留言的形式跟我们互动。小编会给留言点赞数前三的小伙伴将获得我们特地准备的奖品。


    截止日期:2018年1月22日下午5点(下周一),小编将在2018年1月23日公布获奖名单。



    (编辑:唐凌斐  责编:朱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