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青岛影像:明信片中的城市记忆——沧桑老街(上)
  • 青岛影像:明信片中的城市记忆——沧桑老街(上)
  • 2021-05-06 22:42:39
  • 沧桑老街(上)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方,人们习惯采用邮寄明信片的方式向远方的亲朋传达祝福与问候,并渐渐地由最初单一的信息传递功能,转化为一种颇为流行的时尚元素。当时的出版商们通常会使用所在国及地区的风土人情或者某一特定事件作为明信片的主题图案,以吸引更多顾客购买。由于明信片属于一种低值易耗的普通邮品,经过漫长的时间流逝和岁月消磨,大多数都已经损毁消失了,因此,能够保存至今的也就显得极为珍贵。

        

    今天,再度审度这些百余年前的画面,我们发现,这些在当时或许皆因商业目的而为之的邮品,却在有意无意中,成为现在我们解读这座城市在某个历史时期许多细节的重要依据和载体。通过这些沉淀着历史的老明信片,你可以管窥到这座城市发展旅程当中的某些片段。虽然它们不可能将历史还原在我们眼前,但也会给予我们许多新的发现和提示,拉近我们与这座城市在时空跨度上的距离,让今天的人们,能够从明信片——这个特殊的载体来更加直观地了解城市的过往。




    ①1899年的邮政街,远处可见天后宫戏楼的屋顶和标志性旗杆(明信片)。



    邮政街:
    印证早期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在青岛,邮政很早就与这座城市产生了直接的联系。广西路上留有当年德国邮局的旧址,堂邑路上也存在过早期的日本邮局。而青岛曾经有条以邮政为名的街道,恐怕还鲜为人知。邮政街,顾名思义,就是早期的邮局设在这条小街上。 1892年春,随着章高元率部驻防胶澳,这个远离清朝中心,也远离主要官道的偏隅海湾也热闹起来。小规模的民船贸易,还有绿营兵们的到来都带动了青岛口的发展,不到几年,一个拥有60余家店铺、三四条街道的小城镇也在渔村的基础上逐渐形成。

        

    在章高元驻防时期,并没有对任何街道进行过命名。衙门街、市场街、东营盘街和邮政街都是在德国租借之后才有的路名。1898年1月26日,临时邮所就从邮政街上的一所平房中发出了第一封电报,这同时也标志着德国邮务在胶澳地区的开始。德国学者昆德勒认为:“由于对陌生的土地缺乏基本的了解,在最初的官方电报列表中把青岛错拼为‘Tsintan’。到1898年3月,又改为‘Tsintau’。直至1900年6月,混乱的名称才被统一为‘Tsingtau’。”从这张并不易见到的早期图片(图①)上,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当时的邮政街,原本狭窄的路面已经进行了拓宽平整,路的两边是黑瓦白墙的中式平房,幼小的树苗也像是新植不久的。远处可见天后宫的殿宇屋顶和标志性的两根高大旗杆。街道前方可清晰地看到早期的邮局。

        

    随着1899年城市规划与发展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昔日的青岛口,除了天后宫、总兵衙门和旁边的左营,旧有的街道和住房开始被悉数拆除改造,邮政街也在其中。不过幸运的是,虽然历经了百余年的岁月,邮政街西侧的一小段至今仍在。这条已经改叫常州路的小街,因其“E”字型的走向和青岛第一所清真寺而为人所知。然而,在很长时间里,人们都错误地认为清真寺就是当年的邮局。事实上,邮局的那座简陋平房早已不复存在……


    ②德租时期的广西路,是当时最为重要的街道之一(明信片)。



    广西路:
    繁华落尽的“欧人街”


    从滨海大道太平路向北,第一条与之平行的大街就是广西路,它西起火车站前的泰安路,向东穿越中山路、安徽路、江苏路等路口,一直延伸到与龙口路的交叉街口为止,全长约1565米。从修筑时间上看,广西路应是德国租借时期最早完成的街道之一。根据 《胶澳发展备忘录》的记载,这条街道修建于1899—1901年之间,路面宽度为20-25米,道路基础用花岗石及三合土填筑,地下安设排水管道,并铺装了沥青路面。另外,在这条道路修筑中,还首次将车行道与人行道分隔,车行道两侧设有车轨石、沟沿石和雨水排泄口,人行道则铺设黄沙路面。

        

    德租时期的广西路正处于最初所设想的经贸与商务区域的核心地带,所以它也成为当时青岛最为重要的街道之一。在新的城市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巩固了广西路在区域功能上的中心地位。资料显示,有不少来自欧美的著名商业公司青睐这里与滨海大道只相隔一个街区的优越位置和舒适、宽敞的办公居住环境。除了来自德国的捷成洋行、美最时洋行、西门子洋行;英国的太古洋行、怡和洋行、英美烟草;美国的标准石油、德士古石油、亚细亚火油、通用电气、大来洋行等公司均把最初驻青岛的分支机构设立于广西路。也因此,当年的广西路曾被形象地称为“欧人街”。而总督府在命名这条道路时,采用了德皇威廉二世的弟弟普鲁士亲王海因里希的名字。或许在德国人看来,这条道路的非凡地位和重要意义,以及所被给予的期望,仅次于威廉皇帝海岸(今太平路)。1898年,威廉二世提出了“我们的未来在大海”的言论,并将他野心勃勃的放手开拓政策扩大到了世界的范围。在其支持和影响下,以国务秘书蒂尔匹茨为首的海军部决定将胶州湾建设成为一块德国在远东的“样板式殖民地”。德国政府向胶澳投入巨额资金进行铁路、港口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预算,借以最好的政策和投资环境来吸引来自欧洲和中国的商人。

        

    实际上,这一举措和姿态也的确打消了许多商人的顾虑和观望态度。不久,他们便纷纷开始在胶澳投资和拓展业务。随着城区建设的开始,阿尔弗莱德·希姆森等地产承包商们开始在广西路上购买土地并陆续建造了多幢公寓、旅馆和商业大楼,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由于自1898年秋天就开始实施的建筑规划中只对城市不同地区的用途做了明确的规定,在建筑设计方面,并没有对艺术风格进行严格限制,因此,世纪之初的广西路便成为建筑师们张扬激情、展示个性的试验场。这其中较为著名的建筑有博德维希综合楼、、祥福洋行地产公司综合楼、德基洋行商业综合楼、赉寿药行、侯爵饭店和吉利百货公司等。在青岛的城市发展史迈向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时,广西路的两侧已经几乎建满了各式各样的商业建筑。百余年后,一个前来青岛的德国人曾这样写道:“漫步于青岛的街道之间,只有来往的人群才可以看到一些东方的痕迹……走在广西路上,仿佛就像在柏林的一条街道上。街道是德国式的,房屋风格以及许多树木和植物也都是德国式的,让你感到惊异的只是怎么会有这么多亚洲人的面孔……”


    对比不同时期广西路的图片,我们似乎不难发现,除却那些现代化的护栏和商业招牌,广西路并未发生面目全非的改变。不过,道路两侧经过精心剪修的栗树已被高大的雪松所替代。这虽然使得道路纵深感有所增加,但似乎也多少影响了欣赏沿街建筑。东端皮哈利洋行1903年建造的商业综合楼至今仍在。这是一个由廊柱、拱券所组成的简洁明快的对称立面,不过屋顶上设计别致的老虎窗已在后来被改造得平庸了。早期低层面海的明廊也被封闭,毕竟明廊——这种热带风格的建筑元素在青岛并不是非常实用,所以后来人们把绝大多数的明廊用窗户封闭起来,以创造更多的使用空间。

        

    在皮哈利公寓楼西临,是建于同时期的祥福公司商业综合楼。除了被封闭的明廊,楼顶的山花造型有所改动,带有中式风格的屋顶也因年久失修而变得破旧不堪。最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建筑西端的点睛之笔——塔楼,这个具有典型北德风格的饰物,却已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次大修中被拆掉了……综合楼西侧,另一座由祥福公司开发的公寓楼,在1993年冬被拆除改造,我们已经无法从翻建的建筑中找到一丝一毫的旧日痕迹。远处,胶澳皇家邮局新巴洛克风格的尖塔和斜陡的屋顶依然高耸,不过清水墙粉线勾边的立面已被一劳永逸者改造得平庸。隔街而望的德基洋行商业综合楼依然是道路北侧别致的街景,但漂亮的塔楼却未按原貌修复。道路南侧的博德维希大楼、吉利百货公司等建筑则都在历次破坏性的商业开发和改造中被拆除殆尽,使得这条原本在国内罕见的欧式街区,骤然失去了应有的韵味。


    ③日据时期的广西路,曾被命名为佐贺町(明信片)。


       

    1914年11月,日本人对青岛的围困和占领彻底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进程。曾经的海因里希亲王大街改为了佐贺町,路两边那些属于德国人的商店、。虽然在战争结束后一些难舍旧梦的德国人重返青岛,但这时的城市已远非从前。1922年12月,经过与日本艰难的谈判,,1923年,这条历经风雨的街道被最终命名为“广西路”。



    ④德租时期的太平路曾被命名为 “威廉皇帝海岸”(明信片)。


    太平路:
    悄然逝去的海岸风景


    从栈桥回澜阁回首北望,人们一定会被曾经在太平路东侧海岸上那一幢幢风格与式样各不相同的欧式建筑所吸引,它们连同青岛湾优雅的海岸线构成了一道和谐美丽的城市风景。 1913年夏天,一位在青岛旅行的英国游客曾将青岛的威廉皇帝海岸(今太平路)与当时上海的外滩以及香港的维多利亚湾相比较,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青岛的威廉皇帝海岸比起后两者更为赏心悦目,也更加能够让在中国工作或旅行的欧洲人从思乡的情感中释放出来。

        

    然而,时至今日,从昔日路易特波尔德大街(今浙江路)到威廉大街(今青岛路)的这段城市海岸,却仅有一幢古老的房子(海因里希亲王饭店客房部)得以保留。在相同位置后建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新建筑,无论从设计风格的展现,还是与海岸环境的协调程度上,似乎都远逊色于前者……今天,当我们站在相同的观景角度,试图去想象或解读当年的城市海岸时,除却感慨岁月变迁的无情和不同历史时期可能会对城市不同诠释的无奈之外,忽然发现,原来记忆深处的那道优雅和谐的海岸风景已经悄然逝去……

        

    这张印制于20世纪初期的风光明信片(图④)所展现的,就是太平路今天已不复存在的城市景观。德租时期,这里以德皇威廉二世之名,被命名为“威廉皇帝海岸”。 1914年冬,日本攻占青岛后,将其改称“舞鹤町”。,正式更名为“太平路”。明信片的近端,新文艺复兴风格、孟莎式屋顶的建筑是1901年建成的德华银行青岛分行,银行西侧是建于1899年的海因里希亲王饭店,远处还可以看到同年建成的中和饭店。明信片左侧可见前海防波堤半圆形小花园中的叶世克总督纪念塔。

        

    相比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消逝的兰山路和栈桥西侧海岸的城市景观,显然,这片如今同样业已发生改变的滨海街道,留给人们的是更多的美好记忆。因为你几乎可以在许多青岛人的家庭相册中找到拍摄于20世纪 80年代或者更早的照片,相片中的人们通常都会选择背靠栈桥的铁制栏杆,以明信片中的海岸与建筑为背景,留下这一纪念的瞬间……



    ⑤约1910年的中山路南段(明信片)。



    中山路:
    跨越三个世纪的百年老街


        

    中山路或许是许多青岛人最为熟悉的一条街道。曾几何时,这条路已经成为青岛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它与这座城市的关系,就好像北京与王府井、上海与南京路、纽约与曼哈顿、巴黎与香榭丽舍大街那样紧密相连。从栈桥北侧桥头与太平路的交汇处开始,中山路向北越过青岛老城的主要街区,终止于大窑沟五路相交的街口,全长约1.5千米。作为青岛这座城市开埠初期最早建成的道路之一,中山路的发展变迁足以贯穿整个青岛的城市发展史。

        

    中山路是青岛百年沧桑历史的见证,它所留传下来的许多旧闻逸事,至今仍为“老青岛”们津津乐道;中山路是青岛的一座生活舞台,从过去到现在,每天在这里都会上演一出出或快乐、或悲伤的现实活剧;中山路是这座城市里生生不息的跳动脉搏,清晨与黄昏、白天与黑夜、匆匆而过的行人与车辆总会带着这里的发展与变化走入青岛的千家万户……

        

    今天,这条百年老街的历史已经悄然跨越了三个世纪,当我们再次走在中山路上,虽然一些令人难忘的地段已经发生了不可挽回的改变,但两边许多留存至今的老房子,总能让行走的路人不禁止足观望。虽然这些古老的建筑,由于岁月的变迁和人为毁坏,如今都已变得斑驳破损,但许多往往被人所忽视的装饰细节,却总能让人倍感建筑之美。

        

    根据《胶澳发展备忘录》的记载,中山路修建于德国租借初期,最早分为南北两段,位于欧洲人居住区的南段修筑于1898—1899年,采用了1757年统一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的名字来命名此路。而位于大鲍岛、修筑于1901年的北段,则被命名为山东街。不过居住于此的中国居民,一般俗称其为“大马路”。日据青岛后,路南段被改名为“静冈町”,北段则仍称“山东町”。,这两条名称不同的道路,被合并统称“山东路”。1929年,,接收专员公署于是年5月22日签署命令将山东路改为中山路。



    ⑥德租时期的中山路(南段),就像一幅洋溢着欧洲风情的美丽画卷(明信片)。


        

    从这张印制于德租时期的明信片(图⑥)上可以看到,今天的中山路与肥城路一带已然是一幅洋溢着欧洲风情的美丽画卷。最右侧的建筑是商人恩斯特·凯宁开办的咖啡西餐厅,它的隔壁是阿诺德·鲍曼建造的旅馆和百货店。路口装饰着尖顶塔楼的建筑是由马丁·克罗格1901—1902年所建造的福利洋行。克罗格住宅的北面,一街之隔是建于1901—1902年的海恩大楼。这幢造型别致的德国商业建筑与克罗格的福利洋行组成了昔日中山路上最为美丽的城市风景。而今,由于1999年对海恩大楼的“改造”和2003年对福利洋行的拆除,这一优雅的城市景观已永远消逝……

        

    明信片(图⑤)中左侧带有两个绿色对称塔顶的公共建筑建于1907年,是建筑承包商阿尔弗莱德·希姆森建造的公寓楼。北侧的商业建筑是日本人开设在中山路的第一家商号高桥写真馆。如今这两幢隔街而望的建筑同样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公寓楼已经在一次改造中被涂抹成艳俗的玫红色;而高桥写真馆被增筑一层,南侧别致的梯形塔楼也已不复存在……



    ⑦德租时期的江苏路,远处可见山东矿业公司办公楼和小青岛,为这条别致的景观街道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视觉延续(明信片)。



    江苏路:
    俾斯麦大街上的百年老房子


        

    根据《胶澳发展备忘录》记载,包括道路、排水系统在内的市政基础工程,实际上在1898年首个城市规划总体方案公布之前就已经展开建设。鉴于青岛地区起伏的丘陵地况,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开支以使工程的造价更为经济等因素便成为总督府首先所要考虑的问题。最初隶属于德国海军的规划机构,在道路开发设计上,选择了新兴的自由式城市路网框架。这种依照自然地势,尽可能地与地貌特色相结合的道路结构,使得街道顺应地势的变化而改变,既能有效地衔接规划中的各功能区域,又可以构成一种自我完善的路网体系。再加上德国人严谨的城市设计理念和此后陆续建成的欧式风格建筑,最终构成了青岛生动、别致、至今为人所赞叹的城市景观。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此后公布的城市总体规划修正方案中,将最初尚比较笼统的概念进行细致的分化。除了自由放射状的道路,当局还在华人聚集的大鲍岛按照中国传统的市镇营造理念,设计出了纵横交错棋盘式的街区路网。根据总督府的解释,这种设计方式是为了充分尊重华人市民的风俗习惯,进而利于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备忘录中,每年也都会用大量的篇幅来叙述道路以及其他市政工作的进展情况,以表明当局对于道路等市政设施的重视程度。至德国租借末期,青岛市内所筑道路已达100多条,共计80.065千米。

        

    曾经以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来命名的江苏路,是德国租借后最早建成的道路之一。而位于观象山南侧这片坡地,则早在道路出现前,就被规划用于建造单体住宅和公共绿地。在道路尚未形成的1899年,这一面海街区的建筑活动就已经展开了。在伊伦娜大街(今湖南路)和俾斯麦大街路口南侧,。 1898年9月2日,总督府开始向个人和公司出售土地。圣言会在青岛的教会也投入了不少资金,他们在欧洲人居住的青岛区以及华人居住的大鲍岛都购买了土地,并用于建造房屋。当1899年这幢黑砖灰瓦、两翼各有一座哥特式塔楼的三层建筑最终完成后,施工者按照欧洲的习惯,将两块雕刻有建筑完成年代的石匾分别镶嵌在房屋两侧入口的上方。

        

    由于现存史料的匮乏,明信片(图⑦)中右侧建筑(今江苏路12号)的名称和确切完成时间,目前尚无法考证。而这幢清水墙面、建筑立面装饰华丽、给人以强烈视觉美感的三段式单体建筑,最初的主人同样也无从查找。 1902年之前,这里曾有一幢为解决临时居住而建造的木制房子,房子的主人是埃里希·冯·法尔肯海因。法尔肯海因在1900年离开青岛,1913—1915年,他在柏林任德国国防部长。这幢被俗称为“二提督楼”的建筑,曾被认为是当时德国总督副手的私人官邸。但由于缺少记载,很可能也仅是猜测。据1913年的土地登记显示,这幢建筑在此时已为前津浦铁路北段总办李德顺的房产,房屋登记的所有人是李德顺的德国籍太太李柯氏。 1922年8月,这座建筑被1912年开始在青岛拓展业务的三井洋行所购买。

        

    至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这里一直是该行青岛支店经理的住宅。,小楼于1947年7月成为青岛保安总队队长高芳先的私宅。从1952年起,这里成为青岛市人民检察院的驻地,直至20世纪80年代。李德顺房产南侧的建筑(今江苏路10号),是由美国长老会在1899年建造的。虽然在房屋的风格上略为逊色,但其临街立面漂亮的屋顶,却也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913年的土地登记显示,此时这座住宅的主人已经变为贝尔根·米勒夫妇,他们同样都是美国长老会的传教士。此后,我们便查不到这幢住宅产权变更的详确记载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至少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该建筑的业主应一直为美国长老会成员。画面远端,山东矿产公司办公楼和小青岛也隐约可见,为这条别致的景观街道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视觉延续。

        

    1914年11月20日,根据日本守备军司令部所发布的军令,青岛所有的德文地名被变更为日文,曾经的俾斯麦大街改称“万年町”。,将这条道路正式命名为“江苏路”。


    来源:青岛日报


    推荐阅读


    这个夏天,我在市南等你!


    市南区:整改安全隐患 打造安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