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攻略游记> 回望 上海
  • 回望 上海
  • 2021-08-27 04:00:23
  • 本期推荐



    “回望上海百年史,悦享书香慢时光”阅读活动


    活动时间:2018年4月10日-2018年6月1日

    扫码进入专题阅读活动

     
     


    《上海滩 1843》

    作者:卞君君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上海,在1843年之前,只是中国众多小县城中默默无名的一个。鸦片战争之后,它被发现了,西方人用船坚炮利将它轰成了一座贯通东西的新兴之城。从此,上海成了西方文明进入中国的桥头堡、古老中华民族面向世界的窗口。曾经的滩头成了中国最洋气的摩登之都,东西文明在此交汇、激荡,而碰撞出的浪花,改变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史,更影响了整个中国的近代历史进程。

    《上海老唱片

    (1903—1949)》

    作者:钱乃荣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作者收藏了上海当时各大小唱片公司的600多张有特别意义的唱片,从文化角度切入,以第一手唱片的内容发掘资料,且兼顾历史,通过分类介绍上海20世纪初到40年代出版的苏滩、滑稽戏、沪剧、越剧、甬剧、评弹、昆曲等曲目内容,将上海海派文艺精华娓娓道来,可视作对上海文艺繁荣时期各类曲艺融合、发展及变迁历史的全面回顾和盛大巡礼,旨在发掘上海老唱片中蕴藏着的独特文化价值。

    《上海艺林往事》

    作者:周正平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内容简介:东南形胜,江海通津,繁华都会。上海,融东西方文化之精华,开一代新风之先,艺家云集,艺事辉煌,举世瞩目,海派文化,永远是说不尽的话题。为了不让海上艺术家们珍贵的历史资料流失,作者为自己敬重和熟识的已故师长们写一些回忆文章以志纪念。

    《中西汇通:海派文化的

    传承与创新》

    作者:李伦新,忻平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当“海派”诞生之时,上海的城市性质决定了海派文化生长的环境。在这个新兴的城市里,商品经济带来了西方的契约精神,等价交换促成了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的关系,使上海呈现出与中国内地传统社会并不一样的特点。海派文化是开放的,也是动态的,这就是由李伦新,忻平主编的《中西汇通--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所要体现的主要观点。

    《海派文学与

    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陈绪石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陈绪石编著的这本《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宁波学术文库中的其中一本。全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制约海派文学的途径,传统文化制约下的海派文学主题,现代都市语境下的传统文化人格,小说叙事与传统文化内涵的传达,传统与现代——海派文学的双声。

    《老上海花园洋房》

    作者:薛顺生,娄承浩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上海在迈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变化极大,传统的住宅建筑逐渐为新类型的住宅所取代。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住宅建筑遍布市区,特别是西方独立式的花园洋房,面积达160万平方米,近6000幢这类住宅建筑,已成为“时代的缩影”和“历史的年鉴”。

    《老上海经典公寓》

    作者:薛顺生,娄承浩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说起老上海建筑,人们就会想到大光明大戏院、汇丰银行、国际饭店、南洋公学、马勒住宅、尚贤坊等经典建筑,而对公寓却不太熟悉,其实上海的不少公寓是上海经典建筑的组成部分。今天,上海的公寓在千姿百态的现代建筑群中显得有些苍老,但是它干练,尤其是列入近代优秀保护建筑名单的公寓铭刻着历史的沧桑和历史建筑的文化,是上海城市的宝贵遗产。

    特别提示


    部分电子书,需进入书香杨浦(关注公众号ypqlib—我的书房—中文在线)页面,注册账号并下载微书房APP,账号登陆后在微书房APP中下载电子书全文开始阅读。

    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

    微信号:ypqlib

    和你分享阅读的点滴

    长按关注